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工作动态
工作动态
从“管理者”到“服务者” “放管服”改革让我市营商环境更加优质
作者: 来源:兰州新闻网 更新于:2020-10-27 阅读:0
工作人员正在帮助一位女士办理业务

辉煌“十三五” 展望新未来

从“各自为政”到“联审联批”、从“一个事项跑一次”到“一件事情跑一次”、从“群众跑腿”到“数据跑路”……近年来,兰州市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,与新时代相匹配的服务型政府正加速形成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兰州市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面优化政务服务质量,解决了百姓办事的难处和痛点,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“一网通办”,线下“只进一扇门”,现场办理“最多跑一次”,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加强,改革成果有目共睹,群众的获得感显著提升。

“四办四清单”畅通政务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

如今,不少市民前往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最大的感受就是“快”,办理公司法人变更业务的市民王源就表示,“感觉速度很快,多个窗口同时办理业务,大概等了几分钟就到我了。”据了解,在来之前的一个星期,王源已经通过市政务服务网提交了公司相关资料,现在只需要在服务窗口提交纸质材料即可办理。“真的是太方便了,只需要跑一次就能办好,服务也特别好,有问必答。”王源感慨地说,“之前也在外地办过事情,不论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,还是从办事便捷程度来看,都跟咱们兰州没法比。”

而这样的高效与五年来我市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质量密不可分。2016年,我市研究制定《兰州市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施方案》。“集成化办公”、“审批一条龙”、“服务一站式”被提上议事日程。当年,市政务服务中心将尚未进驻中心的环保等8个部门的15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,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各类事项281项。

2017年是“十三五”期间我市政务服务改革颇为重要的一年。当年,我市创新建立服务承诺“四办四清单”管理制度,积极推行“菜单式”即收即办,变“多次跑”为“跑一次”;“预约式”当日办结,变“恒温办”为“全天候”;“沙漏式”限时办结,变“等挂拖”为“承诺办”;“管家式”代办服务,变“等你办”为“帮你办”。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“四办四清单”事项共337项,占全市“四办四清单”所列事项的52.09%。

2018年,市政务服务中心进入“全科为主,兼顾分类”阶段,全面试运行“综合受理、一窗通办”服务,设置综合受理区,开设10个综合受理窗口,办事群众只需到综合受理窗口,即可办理所需事项。同时,兰州市部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库建立,实现了事项的动态规范管理。其中囊括了市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994项,“四办四清单”647项,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项599项等。

2019年,我市持续深化“四办四清单”管理制度。对“四办四清单”目录进行了再优化,压缩办理时限,大幅度增加即收即办、当日办结类办理事项。调整后的市级服务承诺“四办四清单”目录总共755项,比2018年年底增加108项,增长了16.7%。其中即收即办122项,占总数16.2%;比2018年年底增加20项,增长了19.6%。当日办结215项,占总数28.5%;比2018年年底增加155项,增长了258%。限时办结331项,占总数43.8%;比2018年年底减少103项,下降了23.7%。帮办代办87项,占总数11.5%;比2018年年底增加36项,增长了70.6%。

随着当日办结、限时办结的比例逐步增高,随之而来的还有持续增高的群众满意度。“写申请、填表格、盖公章、印材料、拍照片……这些原本让我们最头疼的办事环节,现在能省都省了,身份证扫描、系统后台办理、面部抓拍识别,这些新技术让业务办理变得高效快捷。”市民郝文强说,自己2015年也曾来办理过一次企业经营范围变更的手续,“我记得当时好像用了一个星期,前前后后也跑了好几趟,现在到窗口3到5分钟就办好了,来一趟手续就全办好了,效率真的是高,我非常满意。”

2020年,我市全力推进“网上办”。采取“网办为主、帮办为辅”,坚持“手续从简、网上办理、即报即办”的原则,全力服务企业项目开复工,实现除特殊事项外企业开复工许可当日办结。据悉,自“四办四清单”管理制度推行以来,全市累计办理事项达1050.16万件。

让“数据多跑路”使“群众少跑腿”

如今,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一、二层已进行升级改造,未来一层将设置24小时业务办理中心,将设置所有的24小时自助机,为市民提供全天候的服务。线上线下联动、覆盖城乡的市、区(县)、街道(乡镇)、社区(村)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中。这也意味着,网络已经成为政务服务的主战场。

从2016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启动“网上行权”工作,实现大部分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到如今在全市探索推行“随时办”,推广网上服务、终端服务、延时服务、预约服务、双休日服务等多种形式,“一号”申请、“一窗”受理、“一网”通办已经是过去时,五年间,兰州市力促“群众跑腿”为“数据跑路”的方式始终在不断更新。

2018年,我市将电子证照共享应用作为突破口,推进证库对接、库网对接、需求对接,初步形成“部门首次集中上传归集→办事企业和群众共享应用→新生证照动态即时再归集”的良性循环工作模式。全市电子证照库存量证照109类149万个,事项共享证照率达68.16%,共享证照成功率达50.49%。

2019年,“不见面审批”全面推行,44家单位的520项事项纳入到甘肃政务服务网兰州站和兰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,并实行全市所有投资项目审批在线办理。截至目前,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%以上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共计使用部门330个,事项4845项,累计办件32万件。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完成33个市级部门和8个区县的343类电子证照的整合共享,累计颁发电子证照518万余册。

对于企业来说,“数据跑路”的效益是成倍放大的。以注册新公司为例,“现在用身份证在查询机上一扫,你所注册公司的信息就全有了,工商、税务、执法、卫生等多个部门已经实现了信息共享。”市税务窗口首席代表赵子瑛说。据了解,目前企业开办实现“一窗通办”,开通申请登记注册、社保开户、税票申领、印章刻制、银行预约开户等网办业务,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3个工作日内。全面实施“独任审核制”,实现登记注册审核合一、一人通办。推行网上申请、网上受理、网上审核、网上公示、网上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。采用电子化登记系统配套APP,24小时不间断、无缝隙线上服务。截至目前,累计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已达14880户。

此外,简政放权、精简要件兰州市始终在路上。2016年至2017年,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平均审批时限由16.5个工作日压减到9.5个工作日,压减42.4%。2018年,通过梳理并联审批项目,涉及的19个部门可以联办131项,减少各类重复要件166个。2019年以来,市级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5批次共56项,市级审批事项减少要件2164个;市级部门已认领编制的659项事项,法定总时限12739个工作日,承诺时限5891个工作日,压减6848个工作日,压减率达53.76%。

“小兰之家”“一件事一次办”让“极简”时代到来

“以前办事我是懵的,不知道该去哪个部门、哪个窗口办理业务。而现在,有‘小兰’帮我搞定所有业务办理。”正在办理项目审批的企业代表张新说:“工作人员在帮办代办窗口帮我录完信息,直接到隔壁综合窗口提交审批,特别省事。”一个窗口接待,后台分类办理,全程帮办代办,帮办员胡利萍专门负责企业进行项目审批等帮办代办工作,“针对各重大项目,帮办队伍建立了微信群,各项目的进展情况每日都在微信群里通报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,也可以在微信群里咨询,将在第一时间得到答复和帮助。”胡利萍说,“‘全流程服务’是我们服务的宗旨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自2017年“四办四清单”制度开展以来,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成立了30余人的帮办代办队伍,采取项目服务团队工作模式与专业帮办代办机构分工协作的办法,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程无偿帮办代办服务,为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做出了有益探索。当年,通过政务服务中心组建专门的队伍开展联审联批,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整体时间比往年同期缩短30个工作日以上。2018年,市政务服务中心“模块化联审联批”全面上线,同时“兰州市政务综合受理服务中心”设立,中心组织全体划转人员“跟班培训”,为全面开展帮办代办工作培养队伍。2020年,中心通过上门帮办、前期辅导、定时回访等方式,提供重点帮办代办服务,同时打造“小兰之家”品牌,在各级政务大厅(便民服务中心)设立帮办代办专区,对全市各类政务服务实行全区域、全事项、全系统、全流程帮代办。

我市精心打造服务金城企业群众的“小兰之家”,旨在全力推进办事极简化。通过建立“小兰帮办”服务网络,在全市各级政务大厅设立帮办代办专区,按照“自愿委托、合法高效、突出重点、协调联动”的原则,对全市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全领域、全事项、全流程帮代办,实行限时办结、AB角、延时服务、预约服务、上门服务等制度,开通双休日、节假日办理通道,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企业和群众提供“兰州店小二”帮办代办服务。此外,今后我市还将实行全天候“应需办”,针对“上班族”和特殊群体正常工作时间办事不便的问题,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(服务中心、站、点),通过建立延时、错时和预约服务机制,谋划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,使群众在非工作时间、非工作日能办事、好办事、办成事。切实提高服务精准化、便利化水平,努力推进企业群众办事时间无“断档”、办理事项无“空档”、优质服务无“阻挡”。

眼下,《兰州市政务服务“一件事一次办”工作方案》已出台,进一步助推建立市级统筹、部门协同、整体联动、线上线下融通的政务服务“一件事一次办”集成化办事体系,目前,46项第一批“一件事一次办”事项清单,已在政务服务网首批上线运行26项。办事企业和群众的“获得感”和“幸福感”还将持续提升。

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文/图